前幾天老闆找我做長談,
他制定了一個獎金制度,用意是希望我們可以知道自己哪裡要改進,大家一起朝那個目標努力,優點就要讓他更好,到達80~90分以上,缺點也至少要到達60分的標準。
其中他提到比較的概念,他認為比較雖然不是很好,但要從比較中才能進步。
我自己思考了一下,
在市場上,免不了要「比較」、「競爭」,
但我比較喜歡大家一起分享、學習、合作、成長,用支持與鼓勵的方式成長,
而不是一直去比較、競爭,然後自己就變得越來越小…越來越小…
因為公司內部的比較會讓人越來越專注去自己的成長,
甚至可能會出現為了獎金故意害別人的可能,
大家無法專心朝同一方向努力,都在內部競爭,互相拉後腿。
也許比較和競爭是一種方法,但我想要有更好的方法來成長~
如果用支持與鼓勵,提醒錯誤這種問題我就覺得很好,
或是自己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目前的困境。
用獎金制的方式讓我覺得我好像越來越為了錢而工作,這種感覺不太妙!
跟富爸爸的理論越來越遠了。
陳光老師剛好有一個議題是在講這個,
他用更高更廣的角度說,「成功是你可以幫助多少人,而不是贏過多少人」,
我覺得這是心態上的一大轉換,
今天,你把自己練的更專業,是為了幫助更多人,而不是為了去贏過更多人,
出發點是為了造福別人,而不是只為自己好!
如果是為了這個目的,那麼成長也就不會讓人越變越小了~
謝謝陳光老師的教導。
原影片資料分享如下:
創造「多贏」,不是雙贏 / 陳光老師
我們相信一個細胞在手上,一個細胞拿出來後,他永遠不可能單打獨鬥存活
細胞離開手後,他的所有功能都失去掉了,甚至連抓取、執取東西的能力都沒有,
細胞離開手後只有一個動作,悲傷、恐懼、憤怒、不安一直到死亡,
所以人也是一樣,一個細胞不可能離開組織而獨活,
所以人要跟細胞一樣,要去找到自己的組織,存在的地方在哪邊,
也就是說,你要創造一個多贏的世界!
這是一個多贏的世界,成功在於你幫助過多少人,而不是在於你贏過多少人!
ex:在山上有二個人,一直不斷向老天爺祈求,祈求讓他們成功,於是天神(智慧老人)就給他們二樣東西,一個叫做魚,一個叫做釣技,
神仙給他們30天足夠吃的魚,還有另外一個釣技,就問他們要選擇什麼?
A選擇了魚,30天的魚
B選擇了釣魚技,一拿到釣技之後,B馬上往海邊拼命衝過去,
可是這邊從海邊衝過去,他必須有15天的時間,
可是人的體力,只能支撐九天,
所以在第九天的時候,這個人躺在這個地方,再也跑不動,於是這個人就在這邊死掉了!
A這個人也是一樣,拿到了魚趕快往西海岸衝過去,這邊到海邊也是15天,
於是他到了第15天的時候,就坐在海邊那邊,
然後籃子裡還有15天的魚,於是看著海,
過了30天後沒有魚了,
他看著海裡的魚想去抓,可是他沒有釣技,沒辦法抓到魚,
於是A這個人,也是在第38天就這樣走了。
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二個人可以都不要死掉的,只要二個人做一個動作,叫做「合作」,
我們成功永遠都不是,
我們有手的人想著有腳的人會跑到哪裡去,
於是把有腳的人綁起來,
而有腳的人怕有手的人從他口袋偷走什麼東西。
成功永遠都不是,彼此之間互相掠奪,
而成功永遠是什麼,是一個大家都贏你贏我也贏的一個局面
所以我常說,我這一生最大的志向,就是把所有的人們推向世界的頂點,
而當你把所有的人都推向世界的頂點時,這時候我們會在什麼地方?當然,也是世界的頂點!
所以要請大家去轉寄,你想想會有多少跟你一樣需要成長的朋友來到你身邊?
於是當你成為一個領導人,去帶領後來能進來接這封信的朋友,
一起達到成功的境界,
當大家都成功了,那你位子會在哪一邊呢?
成功是一個多贏的局面,
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獨贏,
所以現在趕快找到,可以跟你合作的朋友,
把成功的關鍵告訴大家,讓大家都創造彼此成功的新局面!
從今天起,要學會助人、愛人、創造多贏的世界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