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
[生長之家] 檢討自己言行,提升並改善
朋友給我看生長之家,裡面有幾個文章不錯,將其重點打下來整理。
小故事:奇怪的腫包
有個男人和他的妻子二個第一次前往妻子的娘家,妻子的娘家裡有上好的米搗成的年糕,於是,這個男人趁四下無人,一大口就塞進嘴裡。
不巧子這時剛好來了,男人第一次來妻子娘家,不好意思說自己偷吃年糕,但又書不下去,只好一直保持沉默,後來妻子發現丈夫的臉,才發現丈夫臉腫起來發青了!
於是後來他們請醫生來看,醫生面色凝重地說,他的病相當嚴重,必須要把腫包切除掉才行,事情發展至此,男人也不能突然把年糕吐出來,因此臉色越來越難看,於是醫生小心的切開了腫包。
結果,一堆年糕從男人的嘴裡跑出來了!
愚昧之人會因為不好意思,而想要隱瞞微不足道的小事,結果卻欲蓋彌彰,反而更加羞愧難當。一互發現到錯誤,就要立刻正視它,並且坦然地認錯。
以前我犯錯會逃避,現在我卻請朋友看到我的錯誤要立即指正,
雖然真實的話語聽起來很難過,但總比一直錯誤而不自知來得好,
時時改善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每日務求進步
當你們到了「能這樣就已經心滿意足了」的自我陶醉的境地的瞬間,你們的進步便立即停止,改善的希望便立即消失,而從此便要踏出腐敗與頹廢的第一步。
每日當開始當天活動時,請下決心今天不論什麼總要做一些改善工作吧。
對於自己的書房、工廠、公司、店舖,如何加以改善,是否還有改善的餘地。
創造的神不喜歡停留在同一狀態,那是流水的生活,不會有腐敗的生活。
如果把不曾做過進步的人與每日總留心過失改善的人,在一年之後兩相比較的話,必將發現其差異有天壤之別。
人有內在的無限能力,所有越有競爭者出現,就會越發揮競爭者以上的力量。
競爭者越強,則從自己被絞出來的力量也就越強。
之前有看過一篇文章,是「世界上將要被淘汰的八種人」講的內容跟這個很像,
世界上80%的人見了困難就躲避的人他一事無成。
世界上15%的人見了困難能迎刃而解的人是成功人。 世界上5%的人是打著燈籠找困難的人,這種高情商的人將成為登峰造極的人物。
我現在遇到困難才把它解決,有時候逃避不解決,但有些朋友可以在困難出現前事先提出問題,這都是我要好好跟他們學習的地方。
朋友跟我說過,我在工作上有個缺點,就是積極度不夠,以前老師也常念我不用心,
我自己想想我的工作態度,也是這樣沒錯,
有些小事情我懶得做得更精緻,為了早點完成就會偷懶,
在學習上,同事聽到不會的、沒聽過的,會放下手邊的工作,主動跑過來聽,
而我要等到老闆叫我我才會動一下,不然我還是想先把手邊的事完成再說。
工作態度與做事習慣真的要好好改進才是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好的祈禱
懷有私心的祈禱,是只為了實現自己的繁榮,寧可犧牲他人的祈禱,這是在要求「本來即無」的事物。
「本來即有」的,是實相。
因此一味追求並不存在於實相的事物,它既不會顯現,亦不會實現。
所以最好的祈禱,就是「若是我的願望實現了,不是只有自己變好而已,也要讓所有人及一切萬物都處在歡喜、大調和的狀態中」,先表明不執著於自我的「放心的心」,至於犧牲他人、或讓父母傷心等事,就算祈禱也是不會實現的。
我們在和神明祈求,不外是以自我為主體,都希望自己可變得更好,而不理會其他萬物的問題,
陳光老師說「人們都想賺大錢,卻不想如何解決別人的問題」,
跟這個文章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~
想要達成的夢想與目標,也要想想這件事是否對他人有益處,可幫助誰,
如果只是想著賺大錢,
那賺到錢後要做什麼卻不清楚的話,會提不起動力去完成這件事,因為目標不夠有說服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故事:光說不練的船長
有個富有的船長,他有個愚笨的兒子,他的兒子對同船的人吹噓自己淺薄的知識,
有天出海,不幸的是路上船長突病死了,於是大家去拜託船長的兒子操縱船隻。
平順的航行幾天後,有天船突然被捲近大海的游渦中,
結果對駕船理論一知半解的船長兒子,事實上一點實際經驗都沒有,
不管他怎麼下命令,船仍是無法照自己的意思前進。
到最後,船終於被捲進了游渦裡,人們也跟著船一起進入海底。
一知半解的智慧反而會讓人身敗名裂,學習必須要徹底融會貫通。
這個小故事很有意思,
和黃老師給的觀念一樣,
黃老師說,學習到理論-->練習-->習慣,
這位船長的兒子,他有學到理論,但是他練習還不夠,因此沒辦法驗證理論,
所以有些理論有可能是錯的也不自知。
很多觀念看起來很簡單,但實際下去做後才發現這並不是件容易達成的目標,
最近在實踐一些目標時發現困難點,
所以別再說「我知道」這句話,重點是「我做了沒?」才是真的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