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來素,是團隊中小關開的早餐店,前幾天剛過完開店五週年紀念日。
昨天他在FB上分享他創業的心得,我覺得很不錯,分享出來~
致富兩個關鍵:1.學習創造"資產"的能力。2.利用"槓桿"復制。
這兩個關鍵學會,沒大富也小富,至少可以退休去實踐夢想。
1.學習創造"資產"的能力:
要先瞭解”資產“的定義。
首先要談到的概念,就是我們所談到的“資產”,資產的定義相信讀過富爸爸窮爸爸一書的夥伴應該都能夠瞭解,也就是”當你擁有它,能將錢帶入你口袋裡的“。
先由資產面來談,你必須先瞭解你適合怎麼樣的資產,然後選擇操作的工具!!
像有的人選擇房地產,股票,我選擇創業一樣,這些都是能為你”創造“資產的”工具“。
你可能必須先瞭解你自己的個性(可以透過dise,或老k分享的紫微斗數),然後選擇適合你的資產!!
就有點類似你要買基金,他為先評估你的風險等級是RR5或RR1一樣,你必須先瞭解自己!!
由內在的瞭解自己。
像我是”開創型”,我就是鬼點子很多,想法很多,所以我適合創業。
創業,就是我“創造”資產的工具,我所選擇的項目就是“開店”,而且必須是“連鎖店”,因為連鎖店符合富爸爸所說的,能夠服務更多的人,因為連鎖才有辦法跨區域的去服務,當我能夠服務更多的人,相對的我也越富有(這是富爸爸的概念裡談的)。
連鎖經營與單店經營完全不同,所需的市場策略也不同。
所以開“連鎖店”,就變成了我的資產選項!
但其實開一間店,如果你認真學習,並不真正的那麼難,重點在於”複製“。
在運用槓桿(我們先談”財務槓桿“)之前,你必須有一定的”創造資產“的實力。
怎麼說”創造資產“的實力呢??也就是說你開店成功的機率可能必須到7~8成以上,因為這樣才真正地表示你有”創造“資產的能力。
這必須經過幾間的確認,而不是開一間成功就可以。
就如同房地產來說,你可能必須很熟悉開發,改建,出租,管理的流程一樣。
你必須很瞭解所有的細節,然後打造出”系統“,最後才是選擇使用槓桿。
這樣才能確保你真正的風險。
記得,要學會管控風險,創業有時像在賭博,但你必須知道你的勝率有多少在下去賭,才不會死的很難看。
創業,一直是我心中的其中一個夢想,
但為了這個夢想,我也頭痛很久,
因為我不曉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,就連創業要創的內容我也很不確定,
設計,我喜歡,創業,我也喜歡,二者要兼具,頭痛~
我想創業的方向是推廣生機健康飲食,但這和設計是不同路的~
因為我的腸胃不好,所以我很注重飲食(不多注意就會拉肚子),
生機建康想做的是成立品管機制,類似認證,
用很嚴格的方式去檢查食物來源、是否健康等,
然後又能打破傳統,讓別人以為生機就會比較貴的迷思,
我希望的是大家都能有最健康的食物可以吃~又不用花大錢~
然後會賣一些生機肥料、或教農民自己做肥料等等~
還有農地土質檢驗…
目前還是一直在「想」的階段,還沒到「做」的階段,
雖然知道問題,但還是一直沒有行動起來。
2.利用"槓桿"復制:
我這邊所指的槓桿,不只是”財務槓桿“。
這用”效益“來談,做一件事情,如何讓他”不只是一件事情“,就是我想談的”槓桿“。
例如我:創業,但我的真正規化不只是創業而已,我可以利用創業這件事,變成一個故事(所以我從第一天就開始記錄,而且還要帶圖片),然後可以寫文章(所以我成立部落格),然後利用創業的過程,變成”演講“。
所以我未來可能會有的資產收入,不會只有”店“。
文章可以變成書,收版稅。
演講可以接,也可以有演講收入。
這些都是”可規劃“的,我雖然只做“開店”一件事,但我利用閒暇時間,其實在規劃著其他的事情。
但這過程當中,你必須很瞭解,你必須“專精”,我做這些事其實不離主題,也就是我的事業。但卻又可以發揮“槓桿”。
這是我認為很重要的概念,而不是這邊學一點,那邊學一點,到最後就可能所有東西都不專,不專其實就無法與人競爭。
你所做的每一件事,一定都息息相關,我們要找到這當中的關鍵點。
要先想辦法站上“制高點”,也就是先成為10%的人,然後利用這個制高點,來發揮其他的專長,這時候就會”快“
小關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就是把一件事做到很「專精」,做每件事都不離他的主題、他的事業,但又可以發揮槓桿力,而不是這邊學一點、那邊學一點,最後所有事情都不專精,就無法與人競爭!
我很貪心,想做的事很多,因此我也覺得很累,因為我還沒好好的排出先後順序,這個也想要,那個也想要,最後可能兩頭空,小關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~
該做的規劃、該實現的夢想,人生的藍圖應該早點畫出來才是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